新闻动态

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非遗薪火照亮童心 经济学院研究生志愿服务团队奔赴富顺乡镇街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者:jjAdmin作者:摄影:来源:吴小彩 审核:陈子曦发布时间:2025-07-09浏览次数:41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文化铸魂润养乡风,77日,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千年豆乡文脉传承志愿服务队”联合富顺县文化馆(美术馆)在狮市镇罗寺村童伴之家与北湖社区开展“非遗传薪火 文脉润童心”非遗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以非遗文化为纽带,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文化动能,让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彰显文化关爱特色,进一步促进“以文化人、以文润村”的良性循环,让乡村文化生态焕发出新的生机。

 

   以青春之力,解码非遗文化密码

活动现场,经济学院研究生志愿者们化身“非遗讲解员”,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孩子们打开了富顺非遗的奇妙世界。通过精心制作的PPT,他们系统介绍了富顺豆花制作技艺、剪纸、糖画等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从豆花制作中“点卤成花”的古老智慧,到剪纸艺术里“对称镂空”的匠心巧思,再到糖画师傅“以勺为笔、以糖为墨”的绝技传承,每一段故事都让孩子们听得入了迷。

“大家知道豆花是用什么做的吗?”“谁能说说剪纸时要注意什么?”志愿者们设计的互动提问环节,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小手纷纷举起,抢答声此起彼伏,答对的孩子还收到了志愿者们准备的精美书签,小小的奖励里,藏着对求知欲的鼓励。

 

以实践为桥,搭建非遗传承舞台

作为乡村振兴文化赋能的重要实践,活动特别设置了“动手体验” 环节,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亲近非遗。经济学院研究生志愿者们分组指导,耐心陪伴孩子们完成创作:非遗主题绘画中,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以“我眼中的非遗” 为主题,将宣讲中印象深刻的“豆豆花花” 形象、生活里见过的非遗元素融入画笔。有的孩子画下热气腾腾的豆花餐桌,有的勾勒出灵动的剪纸窗花,稚嫩的笔触里,是对家乡文化最纯真的解读。

剪纸体验时,志愿者们手把手教学,从对称剪法的基础技巧到简单图案的剪裁步骤,一步步带领孩子们将彩色卡纸变成可爱的小动物、精致的窗花。当一张张普通彩纸在手中化作精美的剪纸作品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成就感的光芒。

   以行动践行,让文明之花绽放在乡村

最后,全体人员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嘹亮的歌声回荡在乡村小院。此次活动是经济学院研究生志愿服务团队参与乡村振兴及文化传播的重要实践。未来,经济学院研究生志愿服务团队将继续深耕乡村振兴领域,围绕文化传承、教育帮扶等方向开展更多志愿服务,让青春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让文化的薪火在代代相传中照亮乡村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