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号角。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里,经济学院党委带领全体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知行合一、经世济民”的院训,积极探索“党建+业务”双轮驱动模式,践行党建和业务工作的高效融合。高度重视学院内涵建设,不断拓展外延地方服务。以学校各项指标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亮点一:围绕业务抓党建,筑梦乡村树品牌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学院依托“农村区域发展”本科教育和“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等主要业务,按照“结合专业特色、锤炼党性修养、融入思政教育、凸显示范引领”的思路,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前瞻性的实际问题进行创新探索实践,提出了“筑梦美丽乡村”的党建品牌。2022年,党建品牌阶段性成果显著,学院获得“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荣誉嘉奖。
亮点二:党建赋能促发展,焕新学科强师资
在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学院充分发挥人才、专业、科研优势,组织干部师生深入一线、尽锐出战、接力奋斗,成功推动学院业务的高质量发展,业已成功打造一个高水平涉农专业集群和一支新时代“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并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将遥感、生态学、农学等领域的全新技术与农业经济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传统农业经济学的深度变革,明确将“新农经”作为学院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战略发展方向。2022年,学院博士专任教师比例上升至48.25%,1人获批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亮点三:内涵建设强基础,科学研究不懈怠
筑梦美丽乡村离不开服务乡村的过硬本领。学院高度重视内涵建设,紧密围绕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生态和乡风乡俗等领域,组织全员参与乡村振兴研究,多形式多渠道支持涉农成果的形成。2022年,学院共形成涉农成果30余篇,立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项,获批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等省、市、厅级项目40余项。学院教师撰写的3篇政策建议分别被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民盟中央、全国政协采纳。
亮点四:外延建设求发展,服务地方谱新篇
学院坚持走“外延拓展”与“内涵建设”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搭建院地合作平台,加强与区域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向全川拓展服务范围。以专业对接产业或项目,导入与区域产业布局相适应的产教融合新业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决策“思想库”、“智力库”和“人才库”的功能,聚合政、校、企多元主体资源,树立学院地方服务的金字招牌。2022年,学院与近1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深度合作协议,到位经费300余万元。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经济学院必将党政同心,师生齐心,一步一个脚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踔厉奋发,为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admin 审核:吕春霞】